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铿锵玫瑰
2025-04-28 10:34:46    来源:晋江市纪委监委

“她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第一书记......”,如今一提到王荣荣,杆柄村和鲁东村的群众都赞不绝口。她曾是一名武警战士,在青藏高原守卫过边疆安宁,这段经历让她的理想信念更为坚定,回到地方,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2021年她递交了下派驻村的申请书,到最艰苦的薄弱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作为奋战在一线驻村的纪检监察干部,她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驻村三年任期考核优秀,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用心用情推动薄弱村治理转化

杆柄村集体经济薄弱,刚下派的时候,村财账户中只剩下400多元,村两委班子工作畏难情绪很大。当时王荣荣刚下派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帮助村子改变落后的现状。她带头向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向乡贤筹集资金。在她的带动下,杆柄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改变。

经过三年多的治理转化,杆柄村各项中心工作由全镇倒数到挺进前列,历史遗留的污水烂尾工程圆满验收完工,困扰村民10多年的水土流失难题解决了,群众期盼多年在“家门口”就医的心愿实现了,在无路灯照明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140盏,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村路拓宽至7米并修建人行道300米,“信访重点村”变为连续3年信访件为零,干群关系和谐了许多,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驻村过程中,条件很艰苦,挑战不断,困难重重,但她从未气馁过,带领村两委班子把“不可能”的工作变成了“可能”,用严明的纪律和笃实的行动回应了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斗志和信心。

用力用功推动鲁东村乡村振兴

王荣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干脆,处事果断,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难题。产假不满三个月,就提前“回归”,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村两委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创收项目。

在一次次政策研究和拜访相关部门中,她敏锐捕捉到村里产业发展的机会,带领村两委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创收项目,认真研究学习上级扶持政策,向业务部门虚心请教,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和申报,并且主动对接省财政厅、泉州财政局等上级部门,推动鲁东村成功申报2023年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累计获得上级产业振兴补助资金378万元,结合村情实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面积3852平方米,装机容量671.8KW,推动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实收30万元以上。

她和群众打成一片,以真挚的心态,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鲁东村申报创建“党建+”邻里中心,以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中心点,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鲁东村邻里小广场、邻学社、邻里课堂快速完成整合提升,点位创建聚焦功能实用性,不流于形式,并且快速投入使用;开展了灯谜、书法、沙画、剪纸、篮球训练营等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不仅聚焦服务本村,并且热度辐射周边村庄,受到家长和孩子们喜爱和欢迎,邻里中心活动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为村里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活力。2024年5月,鲁东村“党建+”邻里中心获得三星级荣誉。

驻村以来,王荣荣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埋头苦干的恒心、不懈努力的决心,推动鲁东村从传统农业到多元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电力”互融共生发展之路。

用诚用责推动非公党建提质升级

王荣荣还是夜光达公司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她引导夜光达党组织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中,加强与企业互动交流,深入一线、主动作为,用真诚和责任心,助推夜光达“发光党建”品牌从“无”到“有”。

如何更好推动夜光达党建融入企业治理,在她的建议和推动下,夜光达公司打造“一馆一厅一中心”,创建夜光达“发光党建”品牌;并加大企业群团组织组建力度,牵头推动成立夜光达企业妇联,同步成立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配套党群、政策联络、工会、妇联、图书阅览及院士工作站十大功能室,推动党建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培育。

三年来,她以身作则,担当作为。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杆柄村治理转化,推动鲁东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夜光达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驻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王荣荣说,无论在哪个岗位,自己将继续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好勤务兵、做好贴心人,在忠诚履职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实干苦干中经受风霜考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好每一件不平凡的小事。

编辑:周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