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陈村社区向辖区内61名居民代表和95名党员通报了年度集体资产收入同比增加的情况。社区资产能够盘活增收得益于对村巡察工作的深化。
近年来,晋江市针对全市镇村数量多、村情复杂多样的特点,加强统筹谋划,精准分类施策,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三资”监管、群众急难愁盼等“小切口”,因地制宜推进对村(社区)巡察,深挖细查被巡察村级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青阳街道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但有的社区集体资产却处于‘沉睡’状态。对此,巡察组‘带题’监督,对经济体量大、资产资源资金、工程建设项目较多的社区开展精准巡察,发现部分社区‘三资’底数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为拓宽群众参与巡察渠道,提高发现问题精准度,晋江市委巡察办采用“码上巡”小程序,广泛征集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此前,在巡察池店镇旧铺村时,巡察组综合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码上巡”,采取“线上分析+线下察访”的方式,发现群众对“村农贸市场脏乱差、租金收支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反映较为集中。随后,巡察组下沉一线核实了解,快速锁定“村农贸市场属集体资产,但却低价承包给老人协会进行管理,每年租金分成收益远少于正常运营收益”的风险点,并移交立行立改。
“我们现在通过线上流转出租的方式,每年可以增加村财收入120万元。”旧铺村有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市委巡察办采取巡察建议书、建议交办函的方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化治理、堵塞漏洞。目前,晋江市共对14个镇(街)255个村(社区)开展巡察,制发巡察建议书6份,督促解决村集体资产盘活、账外“三资”等立行立改事项241件,立案查处10人,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利益保值增值,也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见到实效。(通讯员 高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