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晋江市纪委监委>要闻>
福建:持续做强基层监督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23-12-27 09:00:00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教育整顿以来,福建省纪委监委将全省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建设列入巩固提升10个特色品牌类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针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基层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创新信息化监督手段,应用“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台”架构,建设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建立的微信群、网格群,发挥直联群众、便捷易用的优势,按照“村村有群、自愿入群”模式,连接管理全省所有村居的4万多个微信群,近1000万群众入群参与,管住“微权力”、遏制“微腐败”,提升基层监督、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图为福建省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管理后台。

晒权力,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我们村共有39间店面、套房,除4间作为村部办公室自用外,其余的全部对外出租,每年租金收入77.39万元……”近日,建宁县濉溪镇水南村报账员在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里通过直播向村民介绍村集体资产情况,此举引得村民纷纷点赞,也让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为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省纪委监委创新村级事务公开机制,将发展党员、“三资”管理、工程建设、宅基地审批、低保户评定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村级事务,放在微信群里公开,变“墙上贴”为“掌中晒”,群众足不出户、指尖一点就能看到,随时表达意见、提出疑问、举报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借助微信的即时功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工程招投标等在微信群在线直播,用直观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小微权力运行全过程。

据统计,平台运行以来,全省共开展微信群直播10万余场。

图为泉州市丰泽区华大街道新铺社区使用小微权力监督群公开直播集体资产竞标招租,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小微权力监督。

村级集体“三资”不公开、选择性公开是基层的“常见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省纪委监委试点推行“未公开不审批”机制,村级财务支出、资产资源处置、工程建设、涉民利益事项等须提前在微信群公示,群众无异议后才能报支、报批,推动村级事务从动议、决策、执行到结果全链条公开。同时,督促各地制定村务公开细则,明确公开的内容标准、时间节点等,一改过去村务公开不规范甚至流于形式的情况,让村干部“傻瓜式”操作,让群众看得懂。

“平台运行以来,全省公开村务、财务、‘三资’等信息165万多条,群众评论、阅读、点赞数达6800多万次。”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把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之中,村干部履职更加透明,群众质疑少了、信任多了,干部“包袱”也就轻了。

解民忧,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村干部每日驻群值班、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巡群、村民在群里畅所欲言……省纪委监委着力构建“群众有事群里说、有意见村里办、有阻力纪委来推动”的互动监督模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群众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留言、随手拍等方式求助、咨询或提出建议,也可通过微信群里嵌入的小程序录入问题,平台还支持匿名反映,让大家反映诉求‘有门路’、无顾虑、方便快捷。”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图为龙岩市新罗区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介绍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使用方法,邀请群众加入“群聊”,让家乡事“掌上知”。

日前,石狮市某小区居民在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内反映“一人欠缴水费,全小区强制停水”,石狮市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启动供水改造工程,落实“一户一表”,一次性解决了困扰小区500多户群众的用水问题。同时,举一反三将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问题纳入专项整治,让更多群众受益。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长效化整治,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可通过管理后台,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梳理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提升。

“群众在微信群里反映的困难及诉求,值班村干部第一时间跟进、回复、解决,村级无法解决的,通过逐级上报到乡镇和上级部门,市县乡村四级分级负责、分类处置,按时限办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并接受群众评价。”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受理、分办、反馈、问效的工作闭环,推动急难愁盼自下而上、快速高效解决,将问题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事事有着落、有回音,让群众想看就能看、想说就能说、想办就能办。

平台运行以来,全省共收到民生诉求17.2万余件,已办结17万余件,办结率达98%以上,其中约9成在5天内办结,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督责任,将公开晒权、服务群众的责任落下去

省纪委监委小微权力清单指导目录下发后,多地陆续召开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联席会议,对用热用活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再动员再部署。各级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压实各级党组织、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我们督促职能部门按照党务、村务、项目、民生资金等6大类,结合地方实际和特点,梳理划定村级组织在履行‘三资’管理、工程采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红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已有92个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在平台上公布了村级小微权力事项“一县一清单”。

图为福清市纪检监察干部详细介绍平台操作流程,引导群众通过平台反映问题。

随着民政部门将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发布到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陆续收到不少群众未知晓、未申领的反映。晋江市纪委监委督促民政部门对全市27000多名残疾人进行核查比对,新增符合补贴对象708人次、核减不符合对象74人次。

各级纪委监委运用“1+X”监督机制将部门责任“具体化”,发挥财政、农业、民政等涉农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分领域开展线上督查,共同强化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常态监督。同时,廓清群众诉求办理的业务边界,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协作,实现快速分办转办、提质增效。各级纪检监察干部通过管理后台,实时巡查村级事务是否“应公开尽公开”,监督跟进群众诉求办理的全过程,对履职不到位的,及时提醒督办。

促作风,及时查纠基层不正之风和“微腐败”

此前,安溪县龙门镇纪检监察干部在日常巡群中,发现某村群众对该村公开的公路硬化工程项目支出发票提出质疑。“明明公路尚未硬化,怎么会有支出情况?”经实地核实,发现该村“两委”干部以伪造项目的方式套取资金违规报支费用。最终,涉事村干部蔡某某因在村集体资金管理中不正确履职,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安溪县纪委监委结合“纪检监察干部访民情”活动,建立线上巡群、线下督查联动工作机制,根据线上巡群情况,定期组织人员对公开不到位、群众质疑较多的村(社区)进行实地督查,并从中收集问题线索。

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的建立为基层监督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解决了基层纪委“事多人少”、脚力不足的难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不再等上级转办或群众举报,而是通过日常巡群,变坐等信访为主动察访,从群众原汁原味的评论、吐槽、牢骚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从家长里短聊天、长期未解决的诉求中,挖掘背后的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和“微腐败”。

图为莆田市城厢区纪委监委定期对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上的群众诉求进行研判分析,深挖彻查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漳浦县纪委监委在分析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数据时,发现共有31条群众诉求反映农村宅基地申请政策不了解、办理时限长等问题,县纪委监委推动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将该问题纳入整改整治问题清单,进一步健全审批流程监管机制,提升审批服务效率,确保审批办理件“动态清零”。

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上线后,不少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表示,借助平台的信息化分析,能够有效提炼反映集中的人和事,有助于迅速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线上察看村情村务,下乡走访时就更能抓住重点、靶向监督。

随着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廉情监督员等纷纷加入群聊,基层监督网进一步织密织牢,基层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的存在,村务要公开,诉求要办理,群众在看,纪委也在看,倒逼基层干部作风转实,谨慎用权、公正做事,实现小微权力运行看得见、群众急难愁盼办得好、深恶痛绝的微腐败抓得住。

“我们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架起党群沟通桥梁的实践抓手,推动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深恶痛绝的问题,达到晒权力、解民忧、督责任、促作风的效果。”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按照抓规范、强监督、促治理的思路,综合考虑进度、速度和可承受程度,一步一个台阶稳步推进,从“有”到“优”、由“量”向“质”提升,确保群众积极参与、村干部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干部用好用活,打造我省做强基层监督的基础性平台。

供稿丨省教育整顿办、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文字丨谢荣昆、陈珂

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