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欲不遏必有后患
2017-09-20 15:36:2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有位哲人说,人的欲望好比是“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难以掌控得住。这句带有警示意味的话语,用来描画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黄少儒的贪腐历程,可谓恰到好处。“回想这一切,都是我的贪欲驱使的,贪欲让我身陷囹圄、丧失自由、家人受创。”黄少儒的这句忏悔告诉他人,他落到如此境地就是因为放纵了贪欲。

    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思想会起变化,心中会有波澜,这是人之常情、并不可怕。不过,是做欲望的主人,合理管控欲望,让欲望成为进取和发展的动力,还是成为欲望的奴隶,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在满足私欲中不收敛、不收手,这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显然考验一个人的廉洁定力、品行修养以及思想防线。显而易见,在这道选择题上,黄少儒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正如他所言“人的贪婪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将永无止境”。

    细细来看,被贪欲拉下马、拖下水的,在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的生动实践中,黄少儒并非个案。不管是在监狱中的自我忏悔,还是庭审时的深情陈述,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随着权势增大,在利益诱惑下渐渐迷失信仰,走向贪腐深渊不能自拔”“贪欲让我丧失了理智、走错了方向”。所谓“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一旦放纵了贪欲,就会情不自禁用公权谋私利、把公款当私财,在公私不分、以公谋私中铸下大错。

    事实上,贪欲的膨胀,是一个渐变的蜕化过程。或许是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增大,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从而产生对“另一个美好世界”的向往;或许是环境的熏陶、氛围的感染,让人心生“自己能力不比商人差,为何却过得没有他们好”的畸形对比。黄少儒的变质正是始于此,“看到昔日同学下海经商,腰缠万贯成了‘大款’,心中的不平衡感越来越强,人生的坐标开始倾斜,没能控制的贪欲也让我向金钱伸了手”。岂不知,与商人比财富、比阔气、比享受,只能是在盲目攀比中打开欲望闸门,进而取不义之财、谋不当之利、为不法之事。

    平心而论,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形形色色,这样那样的冲动在所难免。如何管控好自己的贪欲,不让贪欲驾驭着公权予取予求,不被贪欲牵绊着走入腐败泥淖,是党员干部躲不过的必修课。身为领导干部多想想贪腐后可能“政治上一撸到底、经济上一穷二白、名誉上一文不值、地位上一落千丈、自由上一无所有、家庭上一塌糊涂”的高昂代价。认清这一点,方能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人生。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遏制住欲望,更需要净心修身,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慎独、慎欲、慎微、慎交友”的谆谆教诲,做到交往要有原则,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主动抵制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潜移默化,不盲目攀比,不好高骛远。如是,内心才不会起波澜、思想才不会有波动,始终把不良欲望锁在自律的笼子里,做到行稳致远不逾矩。(杨波)

编辑:黄晓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