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颤抖”又为什么“嘚瑟”
2016-03-23 17:32:30    来源:晋江市纪委监察局

    近日,有文称一些“两面人”见巡视组一进驻就开始“颤抖”,一见撤离就又重新“嘚瑟”,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和现实针对性,原因是什么?症结在哪里?下步怎么办?令人深思,也发人深省。

    “颤抖”是因为做了亏心事,收了昧心财,违反了党纪国法,怕东窗事发,怕被秋后算账,故其闻巡视组进驻则心惊胆颤,惶惶不可终日。“嘚瑟”是因为一时蒙混过关,想想巡视也不过如此,故旧态复萌,不收敛不收手,甚者变本加厉,不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眼里,台上愈加疾声反腐,台下更加肆意妄为。

    国家兴亡在吏治,用人当则国家安,吏治昏则世情艰。古往今来,唐太宗与魏征的明君贤臣配,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也有秦二世与赵高的昏君佞臣配,指鹿为马致秦王朝历二世而亡。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培育好的干部作风、营造好的政治生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一以贯之的一个重要话题。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第九轮巡视动员会上也指出“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高度,深化政治巡视,发挥利器作用”。巡视就是要防止“嘚瑟”死灰复燃,目的是要锻炼坚强的党组织和过硬的党员队伍,拨烂树,护森林,去腐肉,健肌体,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而不能因个别人的“嘚瑟”影响党的形象,影响人民对党的信心。

    要治住这些人的“嘚瑟”,就是要再巡视,开展“回头看”。 通过杀“回马枪”, 对没有发现的问题“再发现”,对尚未深入了解的问题“再了解”,在“件件有着落”上较真,释放强烈信号,体现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让“颤抖”常在。

    要传导压力让“两个责任”上肩,使“嘚瑟”者不止是在被巡视时“颤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能只靠巡视利剑,也不能止于一时一域,一人一事,而要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全方位监督,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监督责任,形成“千斤重担千人担”的局面,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党内成为常态,让虚化空转的责任实起来、硬起来。

    要弛而不息纠“四风”,抓早抓小抓萌芽,铲除“嘚瑟”者生存的土壤。所谓小痈不除,遗患无穷,它动摇信念、颠覆人生、毁人清白。群众看在眼,感受深,恨之切,只有保持动辄则咎,露头就打的态势,才能解民气、安民心,让“嘚瑟”者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

    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嘚瑟”者没有“嘚瑟”的空间。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则警醒一片。对责任缺失、监督缺位要追责,对问题多发频发领域要追责,对用人不察、整而不改要追责,使权责对等、问责常态,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党员干部每日自省的“必修课”。(作者:福建省晋江市法院纪检组 沈雄华)

编辑:丁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