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历史廉吏:《施公案》传颂的施世纶
2013-05-24 20:27:09    来源:晋江市纪委监察局
 
晋江历史廉吏:《施公案》传颂的施世纶
 

    施世纶(1659年—1722年),字文贤,号詹亭,福建泉州晋江人,清靖海侯襄壮公施琅次子。以萌知泰州,历任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江南淮徐道、湖南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太仆寺卿、顺天府尹、左副都御史、户部侍郎、漕运总督等职。施世纶为著名清官,处事果断,睿智明察,执法严明,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所到之处多有惠政,清圣祖康熙赞其为“天下第一清官”。不畏豪强,扶助弱小;平民百姓和官员士绅争执,必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小说《施公案》即其一生抗暴爱民、折狱断案等事迹的演绎。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一天,江宁(今南京)府衙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万多人跪成黑压压的一片,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青天大老爷,小民们舍不得您走哇”

    一位身着孝服的中年男子立于台阶,他面容憔悴,泪眼模糊,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半晌,才缓缓举起双手相合,向着黑压压的人群长长地作了一揖,随后走向等候已久的官轿。

    这位被百姓呼为“青天”的中年男子,就是江宁知府施世论,此行是回乡为父亲守丧。

    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他的父亲就是人称“水霹雳”的施琅将军。说起施琅,人们都知道,他曾率军平定台湾,为实现国家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受命武力平台。他率领水师两万余人、战舰百余艘,从铜山出发,直抵澎湖,经过数天鏖战,大败守军。施世纶当时随父出征,亲眼目睹了这场波澜壮阔、激烈空前的大海战,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律诗:“独承恩遇出征东,仰借天威远建功。带甲横波摧窟宅,悬兵渡海列艨艟。烟消烽火千帆月,浪卷旌旗百万风。生夺澎湖三十六,将军仍是旧英雄。”浩荡的海风,汹涌的怒涛,猎猎的旌旗,连天的炮火,激发了施世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父亲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横扫千军的豪迈气概更培养了他敢于挑战、不惧豪强的伟岸品格。一个从小就不畏大海风浪的人就这样走进了茫茫宦海。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施世纶被任命为江南泰州知州。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执法严明,刚正无私,短短的几年就将本来豪猾横行、胥吏贪婪的泰州治理得官清民宁。有关他的爱民事迹、折狱故事从此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流传。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淮安遭受水灾,朝廷派遣两位大臣到泰州监督河堤工程。由于上宠下骄,数十个随从人员气焰嚣张,蛮横霸道,无法无天,不断骚扰当地百姓,一时闹得鸡犬不宁。施世纶寻踪追迹,明察暗访,掌握了他们大量的违法证据,然后去拜见他们的两位上司。面对相貌丑陋(据传施世纶形貌甚陋)、官职卑微的施世纶,两位皇上派来的大臣趾高气扬,竭力为下属开脱,其中一个还掩口而笑,对施的鄙视之情溢于言表。施世纶当然知道那位官员在笑什么,但他不卑不亢,满脸正气地说道:“人面兽心,才真正让人觉得可恶。像我,是兽面人心,相貌丑又有什么关系呢?两位大人纵容部属犯法扰民,无异于驱兽食人。失察之罪不知两位大人能否担当得起!”一番义正辞严的话震慑得两位大臣面如土色,他们无可奈何地向施世纶挥挥手说:“就按朝廷律法处理吧。”施世纶立即下令拘捕了违法人员,并给予了他们严厉的处罚。

    不久,湖北发生兵变,朝廷派出的救援官兵路过泰州,不少士兵乘着混乱沿途抢夺百姓财物。施世纶一面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粮草,一面派出手下人员手执大棒列队守候在官兵必经的道路两旁,同时吩咐手下人说:哪怕他是天王老子,一旦发现有骚扰百姓的,立即予以逮捕。那些本来想浑水摸鱼的士兵见到这种情形,一个个只得灰溜溜地敛手而去。

    此后,施世纶先后做过扬州、江宁知府,所到之处都勤于政事,整肃吏治,摧抑豪强,扶助弱小。平民百姓和读书人发生争执,他都站在平民的一边;读书人和官员发生纠纷,他又会保护读书人。以至于后来朝中大臣纷纷推荐他任湖南按察使时)康熙帝则以他虽然廉洁但过于偏执为由而予以否决。

    施世纶在江宁知府任上时,父亲施琅病故。按照朝廷的规定,施世纶应辞官回乡,为父亲守孝三年。总督范成勋上疏康熙说施世纶深受民众爱戴,请求准许施世纶在任守制;当地士绅也纷纷请求挽留他。在请求末被允许的情况下,上万百姓自发地来知府衙门前,为他送行。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百姓们见留他不住,于是便每人捐出一文钱,在府衙前建起两座亭子,取名为“一文亭”。这两座亭子是江宁百姓对施世纶政绩的肯定,寄托了他们对施世纶的无限敬仰和怀念。据传,施世纶去世若干年后,有人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借助闪电的光亮,看见施世纶素衣白帽,手执一书,坐在亭中;并隐隐约约听见了他的吟诵之声:“爱民者民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乐民者民亦乐其乐,忧民者民亦忧其忧。”这正是施世纶经常用来劝勉部属的话语。

    康熙四十年(1701年),施世纶出任湖南布政使,主管湖南财政钱粮。当时湖南赋税沉重,在人头税中还要外加徭役税,运往京师的槽米要加收运京费。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施世纶一上任,就对湖南的财政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立即调整税收政策,将徭役税全部革除,将运京费减去四分之一。湖南民众得此消息奔走相告,个个喜笑颜开,并自发筹集银两,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将施世纶的德政刊刻其上。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月,施世纶被命为顺天府尹。顺天府虽然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却藏污纳垢,腐恶势力横行。地方上违犯规定擅自受理诉讼,奸邪包揽捐资税收从中渔利,为买卖双方充当介绍人的衙役欺行霸市、侵占货物,流动的娼妓公开在酒宴上唱歌跳舞。针对各种违法行为及伤风败俗的现象,施世纶上疏指陈危害,请求禁止。奏章发到有关部门讨论通过,很快被定为法令。施世纶雷厉风行,以风卷残云之势,对各种黑恶势力予以严厉打击,整个京师的社会秩序和风气因此焕然一新。

    当时步军统领托合齐深受康熙帝宠幸。炙手可热,每次出门时都有骑兵前呼后拥,得意洋洋,不可一世,施世纶早就想治他一治。有一次,恰好在路上遇到托合齐坐着轿带着骑马的随从出行,施世纶故意下马,拱手立于道旁。托合齐一看施世纶行此大礼,大惊失色,连忙下马询问:“施府尹,您这不是眼花看错人了吗?我一个小小的步军统领,怎么敢担当得起?”施世纶大声说:“按照国家制度,只有王爷出行才能带骑马侍从。我以为是王爷来了,所以就在道旁拱立等候,根本没有想到是你!”一番话顿时让托合齐变得像只泄了气的皮球,正欲分辩,却见施世纶拱手向天满脸肃然地说道:“我这就去天子面前参你一本。”托合齐吓得全身发抖,连连谢罪,像霜打的落叶蔫蔫地转身回去了。施世纶看着托合齐远去的轿子,畅快地舒了一口气,朗声大笑道“与大海斗,其乐无穷;与恶人斗,其乐无边。”

    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施世纶升为户部侍郎,负责督理钱法。上任伊始,他就为清理皇亲国戚和内外大臣拖欠国库银两的事引起了太子胤仍的恼怒。因为他追查欠款,不仅追到魏东亭、武丹和穆子煦三位功高德邵的老臣身上,而且查到了太子那里。此事闹得满城风雨,康熙帝不得不亲自召见施世纶询问详情。施世纶跪在殿前,说出了朝中大臣和皇亲国戚支借国库银两久拖不还的事实。康熙帝听罢满脸愠怒,施世纶见龙颜不悦,便转奏道:“臣只是治理一郡一地之才,户部至关重要,非臣能力所及,不敢继续担此重任。臣听说朝廷救济安徽风阳的十万石粮食,只有两万石分给百姓,其余八万石都被各级官吏侵吞了,臣愿请旨前往凤阳,彻底调查此事。”康熙挥一挥手:“罢了,罢了,联知道你是刚正廉明之臣,才破格委你重任。朕很清楚追查国库欠款之事让你处境尴尬,但你施世纶不是胆子挺大的嘛,怎么一遇阻碍就退缩了。清理贪污、惩治腐败是朕的旨意,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吧,万事有朕做主。”施世纶受此宣召之后,信心倍增,很快就追回了大臣和皇亲国戚们所欠的银两。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施世纶被授予云南巡抚的官衔。还来不及上任,又被康熙帝的一纸诏书调为漕运总督。施世纶一上任就连烧三把火:革羡金、劾贪婪、除蠹役。一时漕运积弊全除,吏治为之一清。

    就在这时,西北边境局势紧张起来。朝廷为镇压叛乱,频频调动军队施世纶于是奉命前往陕西协助总督鄂海督办军饷,同时勘察黄河从河南府到西安府的输运途径,调查陕西现存粮食的存储情况。施世纶沿黄河溯流而上,实地考察了黄河水道,详细绘下输运路径。为便于运输,他向康熙建议从黄河太阳渡以下改用车辆运送粮食等物资;太阳渡到西安府党家码头则仍用船来装运;到党家码头之后再用车来运送。为节省运费,他还建议直接运送大米,让当地用陈谷换新米以便储存。此时,正值陕西久早无雨,施世纶奏请康熙动用国库银两赈灾济民。康熙帝看了施世纶的奏章,立即从国库调拨50万两白银,下令根据各地灾情调出储备的粮食,另外还挑选一些吏部官员到陕西去,协助施世纶共同把赈灾的事办好,由施世纶总负责。施世纶得旨后,派出所属官员分十二路调查灾情,访贫问苦,并按人口多少给灾民分派粮食,无论远近,全都派到。到第二年春天,天降霖雨,陕西灾情慢慢得到了缓解。

    施世纶在陕西赈灾的时候,发现了陕西储存的粮食实际上已经不多,并不像总督鄂海所奏报的那样仓廪充实。施世纶极为震惊,准备如实奏报康熙,弹劾鄂海。鄂海得知后,连夜派人对施世纶说:“你的儿子廷祥是会宁知府,此事若是给皇帝知道,恐怕廷祥也难脱干系。”施世纶听罢,拂袖大怒,对来人说:“你回去告诉你们的总督,自从走上仕途,我连我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顾了,更何况我的儿子!”最终,他上疏把陕西积储空虚的问题如实向康熙反映。鄂海于是因失察之罪被免了官,施世纶仍回到了漕运总督的任上。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月,施世纶病倒了,他上书给康熙请求辞职休养,康熙帝下旨予以慰勉,同时特许他的儿子廷祥从陕西赶回探望他。

    五月的一天,卧病已久的施世纶勉强支撑起骨瘦如柴的身子,叫人拿来纸笔,给康熙帝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份奏折。奏折上请求允许随父亲施琅安葬在自己的家乡福建,康熙帝立即同意了。

    这一天,漕运总督府前,人人面色沉重,默然流泪,连树上的知了也停歇了往日的鸣唱。躺在床榻上的施世纶挣扎着抓起廷祥的手,眼角最后的一缕余光紧紧盯着他,喃喃地说道:“民为本,社稷为重!”然后双眼一闭,阖然而逝。

    噩耗传来,总督府里哭声一片,个人涕泪滂沱,悲痛欲绝。施世纶生前任官的泰、扬、江、淮一带的百姓听到这一不幸消息,更是悲从中来,哭声震天。康熙帝得知这一噩耗,立即下诏褒奖施世纶,称赞他公忠体国,勤于政事,劳苦功高,清正兼明,律己严谨,待民仁惠,准予祭葬。

    施世纶去世后不久,北方民间便出现一本名为《施公案》的武侠公案小说。小说从施世纶任知府写起,将其一生抗暴爱民、折狱断案的诸多事迹演绎为曲折离奇的传奇故事。小说开篇赞曰:

    施公为官甚清廉,秉公无私不惧权。

    百张呈辞一日审,不顺人情不爱钱。

    施世纶在黄天霸、贺人杰等武林英雄的陪伴下,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并在平民百姓的记忆里,定格为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包青天”的化身。

    
编辑:丁惠兰